骄阳似火,大干正酣。继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城中村改造项目7月质量月检中荣获第一名后,二分公司西三教城中村改造回迁项目再传捷报——7月31日,项目36栋住宅楼二次结构砌筑工程仅历时47天便全部完成。
攻坚克难保节点
在住宅楼施工中,门窗洞口的砌筑质量是影响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,项目住宅楼门窗洞口需设置抱框柱,以显著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。相较于无抱框施工,抱框柱结构对砌筑精度要求更高,并且涉及钢筋绑扎、模板支护等多道工序穿插,施工组织难度显著增大。
为如期完成甲方要求的7月31日前完成二次结构砌筑施工任务,项目部提前与水电班组确定预埋方案,有效规避返工;将作业队伍科学划分3个小组实施流水作业,实现砌墙、绑筋、支模多工序同步推进,保障工序衔接畅通无阻;明确工序节点责任到人,每日追踪进度,动态解决问题,实现高效协同。项目部还组织了专项培训,强化标高控制、垂直度校准等关键要点;推行班组自检与质检员复检的“双检制”,将垂直度偏差严控在5毫米。通过一系列针对性举措,项目部成功实现了质量与工期的双重目标。
创新突破增效益
创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。项目团队聚焦增效目标,在关键环节主动寻求突破。在厨房区域配电箱砌筑环节,为破解传统工艺工序繁琐、养护周期长的痛点,项目团队果断创新,采用标准化预制混凝土过梁方案——提前在预制场按统一规格批量制作、养护,运抵现场后直接精准安装。此举省去了现场支模、浇筑、养护等多道工序,不仅施工效率显著提升了约40%,构件质量也更稳定、外观更规整。
在材料利用与成本控制方面,项目团队探索出了“更优解”。针对顶部斜砌施工,项目部原计划采购混凝土预制块进行砌筑,但在论证中发现采购的预制块存在成本高、运输损耗大、工序衔接慢等弊端。经过反复研讨,项目团队决定就地取材,利用现场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剩余的裁切废料,通过定型化切割模具进行精准切割,替代外购预制块。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,项目部提前抽调技术娴熟的切割工,组织加气块切割专项培训,同时提前安装调试好40余台高精度切割设备,现场切割作业得以高效展开。这一创新方法的运用,将加气块材料的现场利用率提高到90%以上,其切割面更加平整,有效保障了斜砌质量和结构整体性,提升了观感效果。
西三教城中村改造回迁项目合同额10.09亿元,项目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,建设内容包括住宅楼、幼儿园、配套公建、地下车库等工程。(二分公司)